新商业城市运营商

当前位置:HOME > 专业服务 > 房地产 > 房地产案例 >叶城有哪些新型城镇化经验?
叶城有哪些新型城镇化经验?
发布时间:2017-10-26 17:25:35

近年来,叶城县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按照“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新要求,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实现了农牧民人均收入在地区率先突破万元的小康致富梦。抢抓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叶城的新型城镇化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加快县城建设增强吸附功能

 

今日叶城,围绕打造“昆仑第一城”目标,以育才路为代表,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已不断完善,商贸物流提质增效,今年铺设天然气管线41.2公里,新增天然气入户7845户、自来水入户4394户;在城区新建、改造公厕20座;投入1350余万元实施了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完成棋盘路、新城南路、解放南路延伸段和10条偏街背巷改造工程。

 

1、创新移民搬迁模式。

 

该县认真总结柯克亚乡6村泥石流灾害后整村搬迁模式,保障农民享有权益不变,对地处深山区、不适合居住的群众实施整村搬迁。对柯克亚9村等9个深山区村2972户群众实施搬迁,已完成搬迁1214户,既增加了城市的人气,又解决了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深山区群众脱贫问题。这些搬迁的农牧民进城后,青壮年劳动力全部进入工业园区就业,基本保障了每户有一人就业;积极支持“短、平、快”项目带动就业,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524人次;大力支持妇女创业,全面推进“万名青年创业”行动。今年1—10月,实现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1279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10.8万人次。

 

2、不断提升县城周边乡镇环境,努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叶城县按照小城镇建设“改造、完善、提升”的原则,累计投入援建资金5600万元,对全县19个乡、镇、区驻地进行了一轮改造提升,共计建设人行道37千米、建设绿化带16千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330盏,新建和改造乡镇农贸市场13个,基本实现了集镇人行道、车行道分离,卫生饮水普及率达到100%,有集贸市场,有垃圾处理设施,文化、卫生、教育、体育、广播、电视、电信、供电、公交等配套设施。

 

二、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

 

1、找准问题全面整治

 

为了突破农村“建新房、不见新村”和环境“脏、散、乱、差”等难题,叶城县深入落实地委、行署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从努力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转变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入手,结合“访、惠、聚”驻村工作,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积极引导群众动手改善居住环境,描绘“科学规划布局美、安居乐业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叶城美丽乡村新画卷。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全县专题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并下发了《叶城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辖区实际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组织村委会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并明确提出了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范围。全县将上级补助、农民自筹、对口帮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棚圈改造、农村环境整治、扶贫、民宗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入、相互捆绑,有效集聚各方力量,集中使用各类资金,形成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近三年来,全县累计整合投入资金3.62亿元,新建农村户间道路372公里、铺设自来水主管道92.1千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105盏、维修太阳能路灯1070盏、新架设供电线路25千米,建设农村天燃气管线72千米、实现天然气入户3810户,新建农民健身文化广场22座,新建人行道及绿化带17683米,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垃圾池804座、配套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389套。山区乡新建水厂14座、光伏电站40座。

 

2、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全县已先后完成乡级规划21个、村庄规划269个(乡政府所在的村纳入乡级规划),规划编制数达到乡镇总数的100%和行政村数的100%。近两年,结合村镇规划成果,各乡镇在条件成熟的村庄实行安居富民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农户庭院改造整村推进,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县累计完成安居富民工程整村推进47个,完成安居房建设55200套、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58.8%,建成安居房总面积约441.65万平方米,22.08万农村人口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为20326户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

 

针对农村居民“安居房面积、庭院朝向、原有庭院产业、经济收入”等不同情况,该县采取“一户一策”的办法,合理规划庭院建设,逐户确定房屋改造、庭院“三区分离”布局、配套产业和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方案。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全县动员群众累计清运垃圾8500余吨、硬化农户庭院76.7万平方米、硬化入户道路75.95万平方米、硬化散水82.76万平方米,改造柏油路447公里、修缮林带678.38公里、修缮渠道465公里、拆除违章建筑302处。

 

 

三、城乡一体联动多元共谋发展

 

叶城县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力推进文化与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全县各族人民文明幸福自豪指数。

 

1、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叶城县行政村文化室建设项目于2010年开始实施,目前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乌吉热克乡、洛克乡、江格勒斯乡等6个乡镇(场区)农民健身广场以及铁提乡农场、江格勒斯乡种畜场、伯西热克乡民族园艺场的文化室和247个行政村篮球场,已投入使用;为所有行政村文化室配备篮球架、乒乓球桌、阅览桌椅、书刊架等文化体育设备,同时“东风工程”为叶城县配发280个免费阅报栏,其中上海援建25个。

 

2、建立医疗保障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

 

全县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的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立了叶城县农村广大农牧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到393871人;建立并完善了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全民健康免费体检工程扎实推进,已完成体检297185人;妇女儿童医院作用不断发挥,完成9000例婚前医学免费检查任务;疾控中心、两个乡镇卫生院、2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配备、培训,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标。

 

3、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扎实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单位、村、社区创建工作;开办文明道德大讲堂,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文明素质;强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文明礼仪”进校园和星级出租车评选活动,提升了全社会文明程度。

 

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加科学持续。该县坚持“填平补齐、见缝插绿”,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级园林城市,规划了20万亩生态林工程,今年已完成3.7万亩,组建专门护林员队伍,加强科学管护,成活率达98%以上;2017年5万亩的道路平整、机井建设等工作全面展开;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建成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和1座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厂,完成清洁能源回收项目加工厂和7个废旧地膜回收站建设。

 

2016年,叶城县按照小城镇建设的要求,不断深化昆仑第一城城镇化建设内涵,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城乡面貌呈现出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52万各族干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催生了叶城人建设宜居宜业新型城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昆仑第一城”必将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绽放异彩。

 

推荐阅读:新型城镇化助力中国梦 》》》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
028-85283888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2号力宝大厦北楼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