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各个地方都在探索城镇化的新方向,然而有一种智慧城市的模式颇受大家的欢迎,并在海南三亚,以“微城市•慧生活——解构城市运营创新模式”主题论坛率先拉开帷幕。论坛现场,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地产业界领袖及上百名业内嘉宾齐聚一堂,共叙智慧城市发展前景、探讨城镇化的新方向和新路径。新盛唐集团为大家整理了专家们的发言,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论坛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物联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勇、罗牛山集团信息中心总经理张志强、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伯君分别进行了精彩发言。
一、万碧玉:智慧城市自上而下落地困难,建议自下而上推进
万碧玉博士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他指出国内城市规模过大、城镇化速度过快带来了诸如水循环不畅、能源短缺、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而智慧城市建设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有重要意义,但面临着资金短缺、政府自上而下落地困难、缺乏其它建设主体、信息化技术问题等亟待明确、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他建议智慧城市要从下而上、由具备资金和技术能力的企业推进。
二、陈海勇:中建智慧微城市自下而上推进,探索落地可行性
陈海勇先生代表中建智慧微城市建设的专业咨询机构物联天下,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建智慧微城市的创新及落地,他指出智慧微城市致力于通过智慧城市的手段与方法实现内部资源配置均等化、资源共享最大化,以解决城市过大、城镇化过快导致等一系列不均衡问题;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及广泛引入O2O实现一站式服务,用复合互联互通的方式解决塘沽湾未来15万居民的安全、养老、医疗、教育、购物等一系列需求,实现业态创新、配套创新、服务创新、运营创新,从而改变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
三、张志强:以技术信息化手段构建智慧微城市闭环
张志强先生从技术可行性角度介绍了智慧微城市的后台构建及发展蓝图,他指出智慧微城市把医疗、交通、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城市内部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体,以微城市为空间载体,将科技、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有机结合,为居民提供微服务,从而构建智慧城市的闭环。
四、陈伯君:中建微城市实现全产业链下的一二三级联动,创新城市运营模式
陈伯君先生代表智慧微城市的建设主体中建新塘,向各界嘉宾介绍了中建智慧微城市的特征、价值与模式创新、及其对新型城镇化的借鉴意义,他指出中建微城市以塘沽湾项目为载体,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生活,将人、自然、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实现智慧农业、安防、购物及医疗的一站式、定制化服务,这是微城市对当地的产业升级及价值创新。
其次,中建微城市依托塘沽湾项目实现了运营模式的创新,站在全产业链角度进行城市开发建设,中建内部实现了“四位一体”联动,外部打通了“一二三级联动”开发运营。同时,塘沽湾项目采取政企合作的开发模式,由政府让渡部分非核心职能,采取充分授权的方式使中建进入土地一级整理,进而进入城市综合运营领域,而中建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实力和专业能力参与投资建设,为智慧微城市及产业落地提供有力平台和资金保障。
五、顾云昌:要研究通过智慧城市落地让新型城镇化走上健康道路
好的城市化是想办法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健康的成长。目前为止,更高的层面是智慧城市。无论如何,城市最后是落到人的身上,房地产开发为居住者打造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居住空间,而它应该是充满着智慧的、生态化的、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我们要研究如何一步步的,通过智慧城市的打造让新型城镇化走上健康的道路。
六、郭莹辉:智慧城市要解决理念层、技术层和利益层三个问题
第一是理念层,政府作为指导方,对智慧城市实现的功能、追求、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政府作为发标方,企业作为投标方,必须解决的务实问题。第二是技术层,包括如何运用技术体系、设备硬件实现资源的互联互通共享。第三是利益层,运营商要通过项目实现开发商、居民和政府的三方利益,对运营商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发生了增量成本,政府与运营商的合同如何约定建设标准与验收问题。
七、阎峰:智慧城市缺乏商业模式,以微城市为打造单元寻求解决策略
2011年IBM提出智慧城市之后,智慧城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日后的探索只解决了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却没有解决另一个核心问题,即智慧城市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智慧城市一般由政府主导,缺少盈利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致使智慧城市的落地非常困难。
物联天下与中建合作,寻找城市有机的组成单元作为打造单元,微城市就是这样的单元,基本定义是单元式的、细胞式的、可内部生长、可自我优化、拥有独立的交通体系和城市的供应体系,并延伸至更广泛的需求。从人口、规划、用地面积等方面来看,塘沽湾是非常合适的微城市单元。在这样的城市形态下,中建作为运营商,自下而上、可落地的方式推进智慧微城市的打造,实现价值更大化。
八、李晓东:智慧城市手段可以将大城市人口吸引回三四线城市吗?
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初,把城镇化提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希望把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解放到三、四线城市,而实际上的实行,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全世界最后走的都是大城镇化。开发商受政府影响,在郊区规划了很多小城镇,但使用者并不买账,他情愿到北京、上海住群租房,因为人首先是要生活的,你住在小城镇里,不能天天在家里面上网,还要有其它的生活。我们要探索的是,如何把在大城市的人再吸引回去,智慧城市是不是可以实现这样的诉求。
推荐阅读:国内的新型城镇化有哪些形态? 》》》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