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是国家发展的基本策略,在中央的号召下,各个地方都在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进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跑偏的行为,新盛唐集团为大家重新整理了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及任务,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新型城镇化要求
首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新型城镇化要求有序和稳步推进,不是一场运动,因此要有产业支撑,农民有就业,有收入,逐步推进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其次要坚持“四化同步”。中国的城镇化不是独立的,工业化仍是主动力,农业现代化是主支撑,信息化是融合剂,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是相互关联,同步发展的,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
第三是坚持优化布局,与地方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科学规划城市群,严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内部空间。
第四要坚持生态文明,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预,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建设运营的管理模式。
第五要坚持文化传承。用不同地区文化资源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的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延续历史记忆,才能有特色。
二、新型城镇化提出了五大任务
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其中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二个要求是转移的农业人口要想有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第三个要求是体制机制上要有改革,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转移人口大致有失地农民、流动人口、在地农民三类,其市民化的路径可分为被动城镇化和主动城镇化两类。被动城镇化以拆迁为主,主动城镇化是自主选择进入城市的城镇化过程,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
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国家两横三纵布局主要是自然条件决定。
宏观上,三大城市群基础之上的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仍然需要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的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发展。
中观上,要根据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微观上,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搞好治理。
小城镇属于微观层面,建设过程中既要融入现代元素,又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延续历史文脉,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
国家对城市群的要求是,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从国家发展理念中,小城镇从未被遗漏,但受经济发展阶段影响,一段时间内小城镇的发展仍然被冷落了。
三是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其核心是产业的就业支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动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
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其中需要做四件事,第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第二是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第三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第四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是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完善发展体制机制提出了五个方面要求,第一是推进户籍制度管理,第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第三是创新城镇化资金的保障机制,第四是健全城镇住房制度,第五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推荐阅读: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