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公司都诞生于中国互联网第一次浪潮时,经过这么多年的拼搏,虽然百度在体量上已经明显落后,但仍然是互联网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至少,马化腾仍然公开承认在AI领域落后于百度。
在三家企业发展的历史中,都出现了很多次的投资失败案例,有的是自己投资失败,有的是投资的企业失败,比如阿里和腾讯都曾经做过搜索,但都失败了,腾讯和百度都曾经做过电子商务,但也都失败了,而阿里和百度也都做社交,但也失败了。
虽然说三家公司在互相渗透方面依然在做着努力,比如说百度又在搞校园社交了,而腾讯投资京东做了电商,投资搜狗做了搜索,而阿里则投资神马搜索做了搜索,投资咸鱼弄了个塘主,做起了社交。但从目前来看,三家公司依然无法在对手的领域里取得长足的进步。
所以,强大如BAT,也不可能做到总是成功,甚至,他们失败的投资案例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多一些。今天来给大家做一个盘点。下文中,所谓失败的案例,基本上是指已经关闭,或者低价出售,或者基本上停止运营的项目。今天就有新盛唐集团来为大家详细分析BAT投资失败的案例,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百度的失败案例
根据不完全统计,百度的失败案例大概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1、百度的延伸产品,比如:百伯百度、百度医疗、百度游戏等;
2、电商,比如:百度有啊、乐酷天、耀点100、百度微购、百度值得买、百度购物、百度未来商店;
3、社交,比如:百度HI、百度说吧、百度空间;
4、其它,比如:百度日本、91助手。
可以看出,百度在这些年所投资的产品中,失败的产品比例还是很高的,而在电商和社交上的投资则几乎全军覆没,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百伯百度:
百伯成立于2011年1月,是百度旗下独立运营子公司。百伯原名为百度人才,2011年9月22日正式更名为百伯。2013年4月25号对内宣布,百伯解散。对外统一的公关口径是百度调整,所有的员工4月28号必须签署完离职协议。百伯是百度战略屡屡动摇,对投入不敢大决心的又一失败的经典事例。百伯原是有机会成功的,生生的错过了。
百伯在创立之初,主要是看到了互联网在招聘方面的流量入口,应该说,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百伯在一开始以挖来的智联招聘职业经理人李珍文为主,而不是以创业的心态来做,注定了团队狼性的缺失,而且管理上面极度的松散,李珍文和一帮智联过来的人权限过大,导致烧钱速度过快,但百伯和百度之间的管理关系又比较混乱,业务进展又非常缓慢,最终导致百伯在第一个阶段全面失利。
后来换成了韩晓明,把百伯和搜索进行了结合,但在技术外包的环节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百度在放权方面也起了疑心,加上各种管理方面的问题,最终导致了项目的失败。
(2)百度电商
百度于2008年推出C2C网站有啊,欲图凭借强大的流量优势,复制淘宝的成功。直至后来发现,对有啊的导流已经到了影响总营收的程度。在之后,当当网宣布停止在百度平台上投放广告,而京东商城也宣布广告费减半。有啊的存在极大的影响到了百度和B2C的商务合作,并且合作方式的B2C模式逐步显现出比C2C更具优势。有啊另一个被砍掉的重要原因是百付宝未拿到支付牌照有关。当时的淘宝已经如日中天,用户习惯也在逐步形成。面对这样的对手,仅仅是百度的一个事业部的有啊压力巨大。最终多种原因促使百度关闭有啊。2011年3月,百度有啊在线零售业务关闭,2012年同年3月,百度有啊被整合到爱乐活,2013年3月转型为电商导购网站。2014年年初,爱乐活更名为“乐货”转型为会员制电商。目前的乐货跟百度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
在有啊折戟沉沙后,百度与日本乐天合资建立了乐酷天,2012年宣告关闭。除此之外,百度电商业务还有导购业务“百度微购”,精品推荐“百度值得买”等等,这些也同样没有做起来。
(3)百度社交
2006年问世的百度空间,依托百度搜索这棵大树,百度空间在前几年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形势一片大好,2009年,还推出百度空间APP平台,用户数和在线用户数都达到巅峰,荣升国内最大的SNS社区平台之一。摇摆不定的定位,离散的用户属性,是其迅速消亡、没能一直走下去的关键原因。百度空间没有QQ空间和微博具有清晰的定位和相对较强的用户关系链。2009年的强制升级轻博客,使得老用户纷纷离开而新用户也很难吸引过来。当时兴起的新浪微博更对百度空间起到了巨大的冲击。
2015年4月7日,百度空间宣布关闭。从4月21日起,百度空间将停止让用户编撰更新博文,百度空间的内容将于2015年5月7日正式迁移到百度云,在内容迁移之后,博文内容只有博主可以看到。至此,运营已经8年的百度空间将划上句号。
百度hi是百度2008年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百度hi失败的原因和电商失败的原因类似,都遇到了极为强大的对手,这次则是腾讯。即时通讯是一个马太效应非常强的行业也是用户迁移成本最大的行业。百度hi初期由于新鲜感很多人使用,后期逐渐发现hi上缺乏好友,也没有像没事挂QQ那样的动力,用户黏性小。其次是百度hi与百度私信的定位相似,这也形成了产品间的冲突。
百度说吧是在2010年9月16日上线,定位是“实名社交平台”,用户账号需与手机号码绑定,并且需要用户输入身份证信息,身份证系统还连接了公安系统的中国居民身份证的数据库,用户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必须和姓名完全对应,才能通过认证,是中国实现“实名制”的一个急先锋。最终也由于这个原因,用户量增缓慢,而后随着新浪等微博的逐渐壮大,说吧也随之失败了。
二、阿里巴巴的失败案例
相比较而言,阿里巴巴投资的项目失败的数量比较少,但由于投资的额度较大,所以损失也不小。
最有名的就是阿里做社交,从来往到后来的“支付鸨”,一直被外界所诟病。
说起来,阿里这个以网络购物起家的公司,在电子商务上也有不少的败笔,我们将阿里的主要失败案例罗列如下:
社交类:比如:来往;电商类:比如:淘日本、一拍网、11 Main等;其它:比如:雅虎中国、星晨急便、Pepper机器人等。
来往:
诞生于2013年的来往,跟网易的易信一样,对标微信,希望能够在社交领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据称来往项目做失败曾经让马云大为光火。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来往和易信的失败有如下的原因:
一是时机不对,一切免谈。微信早在2011年1月21日就正式上线了,经过两年的发展,到了2013年,易信和来往才作为竞争对手出现在市场,获客难度大大增加。
二是大面积复制,功能亮点不够。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聊天工具,易信、来往与微信的功能大面积雷同,除了易信的短信免费、来往的阅后即焚之外,并无其他更新亮点,竞争力不足。
三是用户社交关系一旦建立,迁移成本极大。
四是微信推出新功能,用户黏性增强。微信5.0版本发布后,从红极一时的全民打飞机到天天爱消除、节奏大师再到天天酷跑等游戏推出,加上微信支付功能的推出,进一步增强了用户黏性,深度用户不断增多。给人的感觉就是从微信里拔不出来,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玩易信或者来往了。最终,来往投入巨资后没有多少水花,是阿里最失败的项目之一。
(1)11 main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由旗下美国子公司Vendio和Auctiva共同推出的全新购物平台11Main,是一家类似于eBay的在线购物网站,提供一种来自特定店主的“有趣、高质量”产品,如科技产品和珠宝等。
万擎咨询CEO鲁振旺认为,在美国市场,11Main面临亚马逊 和eBay两大电商巨头的竞争,无论是供应链,还是物流,甚至包括用户购物习惯,亚马逊和eBay都已经非常成熟。此外,11Main还会面临来自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商的网站的竞争。因此,阿里通过搭建一个新的美国本土平台搅局市场,十分困难。同时,对于如此庞大体量的阿里而言,直接运营一家垂直类电商平台的战略价值也不大。
对于供应链不占优势的阿里而言,11 main的运营难度确实很大,相比11Main,全球速卖通模式轻得多,阿里无需在国外建立大规模的团队,无需建仓储物流,直接整合国内和国际物流资源即可。
嫁接国际商品和国内市场,是阿里跨境电商的另一条路径,目前天猫国际是最大的承载平台。据了解,在供应链方面,天猫国际选择与国际品牌商、大型商超直接合作。而驱动品牌商入驻的最大动力莫过于中国市场。相比国外商品和国外市场的11Main模式,采用这种轻模式更容易驱动供应链和激活用户市场。
最终,11 main转让给了OpenSky,至少没有血本无归,也算是一个好的归宿。
(2)星晨急便
星晨急便的老总陈平是一个悲剧式的风云人物,成名很早,能力很强,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失败,在星晨急便出现危机时,不仅阿里巴巴没有再出手,陈平的两个哥哥:宅急送董事长陈显宝、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也都没有出手相救,让人唏嘘。
物流企业星晨急便成立于2009年,次年3月即获得阿里7千万投资。据悉阿里巴巴首次投资是5000万元,拥有星晨急便30%的股份,之后又增资2000万元,总持股不足40%,尝试性地在物流领域投资,以便阿里巴巴以后整条供应链的整合。彼时,双方都雄心勃勃,如同去年成立的菜鸟网络公司,号称要“改变物流行业的格局”。
在2012年,这家新星企业即由于加盟制的混乱陷入空前危机、高管失联,当时甚至网络上还流传着陈平向加盟商发送的一段短信,称:“公司解散了,阿里7000万,我的5000万全部赔光了。现在客户的2000多万货款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还。”
当年在投资星晨急便时,是承载了阿里“云物流”的梦想的,可惜,由于管理混乱,星晨急便最终倒闭。
不过好在“云物流”的另外一家公司百世物流即将上市,该公司阿里系占大头,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也总算要开花结果了,这足以弥补了星晨急便倒闭的损失。
三、腾讯的失败案例
根据不完全统计,腾讯的主要失败案例分为几个部分:
1、电商,例如:拍拍、易迅、好乐买、五百城3C电器网、QQ网购等;
2、搜索,例如:搜搜;
3、周边产品,比如:搜吧、问问、TT浏览器、QQ家园等;
4、O2O,比如:高朋、F团、QQ团等;
5、社交,比如:开心网、朋友网、腾讯微博等。
可以看出,腾讯投资失败的案例是很多的,其中如易迅,团购网等,投资额度巨大,不过好在后来终于不自己搞了,而是投资了京东和美团,总算挽回了损失。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易迅
易迅成立于2006年,在2012年被腾讯收购,是腾讯当时最主要的电子商务布局。收购完成后,腾讯从名义上具备了电子商务C2C,B2C以及自营B2C的三块业务。
自2013年3月26日起,腾讯电商旗下的QQ商城与QQ网购合并为QQ网购,并与易迅网打通,而拍拍网则将作为C2C长期存在。易迅业务方向是B2C,腾讯自营,类似京东商城;QQ网购业务方向是B2C开放平台(聚集各企业商户),类似天猫;拍拍网业务方向是C2C,类似淘宝。升级后的QQ网购仅保留原有商家中约30%的最优质商家,另外70%的商家进入相对低端的腾讯拍拍C2C平台。
当年腾讯投入巨资支持易迅,在上海投产的仓储比京东亚洲一号还大,希望易迅能够做大。但由于市场份额已经被阿里和京东瓜分,用户使用习惯已经形成,易迅在市场上的存在感并不强。痛定思痛之后,腾讯大手笔投资了京东,并把易迅并入京东,最终,易迅被边缘化,跟没有了一样。
(2)搜搜
自从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的老大位置便由百度牢牢占据。腾讯看到了谷歌离去的机会,也跑来做搜索引擎,本来想依托庞大的QQ用户群,抢占搜索引擎的一部分市场。但直到2012年,搜搜也只占据了中国搜索市场的1.4%,在国内,排在360和搜狗之后,未能进入前三名。
到了2013年9月,由于搜搜业绩太差,腾讯再度表现出强势的投资风格,重金投入搜狐控股的搜狗,并将搜搜和搜狗合并,成立新公司“新搜狗”,腾讯出资4.48亿美金入股“新搜狗”,占股36.5%,搜狗后续的发展虽然说没有办法超越百度,但也算是虎口拔牙,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腾讯的投入又一次获得了回报。
不过,目前腾讯再度成立了搜索的团队,希望以微信为介质展开搜索业务,毕竟搜狗的实际控股方为搜狐,并非亲生的,不知道腾讯这次的搜索梦是否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3)高朋网
高朋网是一个团购网,是由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与腾讯合资的中文版Groupon团购站。双方各出5000万美元(约3.25亿人民币),各占50%股权。2011年2月28日高朋网正式宣告成立。2012年8月1日,高朋网宣布与F团合并,成立网罗天下集团。原F团CEO林宁任新公司CEO。2012年12月26日消息,合并后的高朋网获得Groupon和腾讯追加投资4000万美元。
由于运营情况不理想,腾讯将旗下Q Q团购,与投资的F团、高朋进行整合,由F团主导运营高朋及Q Q团购的业务。
最终,这几家团购网站的合并后也不能阻挡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当时,阿里两轮重金投资的美团网最终异军突起,战胜了所有的团购网站,最终导致了腾讯系团购网站的全军覆没。
在失利之后,腾讯又采取老办法,重金投向了大众点评网,并在红杉资本的合作之下,将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成为新美大,并继续大额投资。
王兴放弃阿里的投资,转而投向腾讯的怀抱,与阿里的矛盾从那时开始埋下。
四、总结
BAT三大巨头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遇到过非常严重的投资失败案例,但从三家的风格可以看出,百度的管理能力以及投资能力相比AT差距还是很大的,尤其在项目快失败时的补救措施做得不好,这导致了百度投后的企业,一旦失败就是真的失败,没有什么补救的措施和能力。而且百度在投资后患得患失,魄力不足,额度也偏低,投资的总体效果是三家中最差的。
相比而言,阿里和腾讯的风格非常的相似,都是重金投入,看到失败毫不犹豫的退出或整合,风格更为激进。
阿里眼光较准,投资失败的案例最少,虽然也有一些投资后运作的不如人意的案例,但总体投资组合的回报较高,截止目前,阿里所投企业中,独角兽企业数量第二,但总市值远高于腾讯和百度。
而腾讯在投资中经常能够亡羊补牢,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往往把一件坏事变成了一件好事,投资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比如,团购失败后就立即重金投资点评,并投资新美大,毫不手软,回报惊人;电商失败后,重金投资京东;搜索失败后,重金投资搜狗等等。目前,腾讯投资的企业中,独角兽数量和投资总额位列第一名,但总市值要低于阿里。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