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6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7家、家庭农场76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8家、市级示范社43家,省级示范农场17家、市级示范农场41家)。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依托家庭农场、农民产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目前全县共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2家,其中:省级联合体命名的5家(天利、禾健、卢氏、魏氏、瀚青)、市级11家。通过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将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轨道。
一、创新探索“劝耕贷”东至标准
经过多年培育,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到1000多家,但因缺乏有效抵押和担保,银行贷款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2016年,省农担公司决定在我县开展“劝耕贷”业务试点,以差异化思维逻辑,“咬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实施“蓝海”战略,组合政银担各方资源和力量,在全国探索打造出“劝耕贷”东至标准,打通了金融资源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最后一公里”。“劝耕贷”业务,重点向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粮食产业联合体,从事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倾斜。针对东至农业的特点,目前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茶叶、蔬菜、中药材、经果林、畜禽规模养殖、水产养殖等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了具有皖南特色、东至特点、可复制的农业信贷担保示范点。
今年上半年,全县15个乡镇全部开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工作,把扶贫建档立卡的新思路引入金融支农的新平台,对1325户“有信用、有规模、有经营、有效益、有主业、有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一建档立卡,帮助办理“融资身份证”,共办理“劝耕贷”业务586户,发放贷款2.3亿元。不仅解决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且实现了金融运营和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带动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不断强化、信用生态的不断优化、美好乡村的不断进化。同时也为金融扶贫注入了强劲动力,据统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劳力、销售贫困户农特产品等方式,带动了4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二、持续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
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培育了天利粮油、龙溪麻油、海大饲料、天鹅云尖茶叶、魏氏禽业等一批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16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超亿元16家,超5亿元1家。以天利粮油、禾健米业、金地油脂、金湖工贸等为重点粮油棉大宗农产品加工已辐射带动周边县、市,成为区域农产品集散地;以天鹅云尖茶业、祁乡园红茶为代表的众多茶叶加工企业,彻底改变过去茶农以户为单位产、加、销局面,使散茶交易的露水市场逐渐成为历史;以龙溪麻油、卢氏瓜籽为代表特色产业加工,成功的把地方特色小产品做成畅销全国的大产业;双辉竹地板和外贸竹签大量出口,把过去不值钱的毛竹售价提高了两番,带动了山区林农增收。
三、深化农机农艺电商深度融合
着力提升农作物机械化率,通过举办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和工厂化育秧栽插现场会,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引进推广电子平地机、植保无人机、粮食烘干机等现代农业机械,组织40名农机人员分片走访农机科技示范户240户,指导农民使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开展农业生产,截至2017年底,县内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79%,油菜机收率65%。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召开技术推广示范现场会3次,发放技术资料360 份,培训人员130人,建立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1处(大渡口镇杨桥村),实现秸秆粉碎还田示范800亩。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创建网络销售农产品平台,加快农业电商发展,县内所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触网”升级,95家企业建有网站,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点106个。神州生态农业的“元甲山”皇菊取得气象品质认证溯源二维码标签,让“菊花”拿到了气象品质“身份证”;宛然知笑杨梅基地、三条岭果园等企业通过开展网络众筹认领活动,实现了消费者与经营者线上线下互动,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和品牌打造。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745人,其中县级培训1570人、市级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70人、省级青年农场主、职业经理人105人,今年,计划培训新型农民500人。
四、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探索田园农业旅游新模式,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探索民俗乡土旅游新模式,泥溪元潘、木塔大田、黎痕古街等地,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特色乡土文化,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民俗节庆活动、非遗展示、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南溪古寨、胜利江心回民村利用民族风俗习惯、节日、宗教等,开展匈奴文化和回民特色民族文化游。探索特色村落旅游新模式,以南溪古寨、黎痕老街、东流老街等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为重点,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利用古镇房屋建筑、街道、古寺庙、古树、新村风貌、农村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等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休闲度假旅游新模式,依托九天仙寓、东篱山庄等优良生态资源,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垂钓、采摘、餐饮、健身等服务。
截至目前,共培育国家4A、3A、2A级旅游景区各2家,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18个,千年古村落3个,入列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1个,国家和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各1个,森林旅游人家15个,被评为2017年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