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城市运营商

当前位置:HOME > 专业服务 > 数字农业 > 数字农业理念 >现代农业与城市之间如何衔接?
现代农业与城市之间如何衔接?
发布时间:2018-04-11 16:55:21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现代农业与城市之间结合的形式,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发挥不同区域的禀赋优势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这些城市规模不一的地区所涵盖的农业都是属于都市农业范畴。而且,这些城市分布于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几大不同区域,其都市农业的发展基础、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发展模式也应体现自身实际和禀赋优势。

 

二、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紧密对接

 

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将都市农业发展作为城市建设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都市农业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把静态的农业部门转化为现代的、动态的农业部门的问题,而是要设法在与其他产业和部门一起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加速农业产出和生产率的增长。

 

与传统农业主产区着力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不同,都市农业区应着重拓宽农业产业范围,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层次,促进农业景观与休闲旅游、健康餐饮、文化教育等产业结合,促进农业开发与创意设计、产品加工、金融投资、信息技术等产业结合,打造强集聚、强带动的农业总部经济,为市域、省域乃至全国农业提供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多样化的优质服务,形成一二三产的相关产业组织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

 

四、注重多功能开发和拓展

 

都市农业除了提供产品、纤维等商品外,还具有与生态环境、农业景观、生存就业、食品质量卫生、粮食安全保障、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功能。

 

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和都市农业发展的深化,其功能也需不断拓展,今后应逐步加强农业景观、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不断优化都市农业在食物保障、就业增收、出口创汇、生态保育、旅游休闲、体验参与、科普教育、健康养老、公益事业、文化传承、防御灾害等方面的多重效用,比如在农场开办幼儿园、福利院、养老院,设立动物保护基地,为退休人员、残疾人等提供就业和疗养机会等。

 

通过挖掘、拓展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积极发展新的产业形态,赋予都市农业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生态价值,改变和摆脱传统农业弱质低效的局面。

 

 

五、吸引多元主体积极参与

 

利用现代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和较高的比较利益,吸引、推动社会各方对都市农业发展的关注和参与。

 

一是基本的都市农业经营、投资主体,包括农户、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工商企业等;二是政府,都市农业的社会、生态、文化功能,使其具有难以替代的公共产品和社会公益的性质,这些非经济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政府政策的调整和支持;三是城市居民、社区,通过市民或社区积极参与都市农业生产过程,形成城市与周边农村互动互助的氛围;四是农业职业经理人,依托都市农业显著的区位优势,吸纳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并热爱农业的高学历人才参与到都市农业的管理和生产中,为都市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无限活力

 

六、加快科技创新的深度渗透

 

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引领和示范,这就需要注重资金、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的技术实力,发挥大城市的人才优势,加快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都市农业的渗透、融合,推动农业生产、产品流通、营销手段、质量追溯、科技推广、管理决策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改造升级。可以预见,高科技渗透下的都市农业将不再是非标准的初级自动化控制的温室大棚,而是精准的高级智能化控制的现代温室和植物工厂,其显著特点是技术成套、设施完备、生产规范、产量稳定、质量安全,是具有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智慧农业体系。

 

推荐阅读:现代农业与养老养生产业如何融合? 》》》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
028-85283888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2号力宝大厦北楼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