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城市运营商

当前位置:HOME > 专业服务 > 房地产 > 房地产案例 >农安新型城镇化建设案例
农安新型城镇化建设案例
发布时间:2017-11-28 11:14:04

短短几年,农安已然成为令人刮目的“新城”。如今,从县城到乡村,从城市建设到服务管理,一幅靓丽壮美的城乡建设蓝图正在农安大地上全面展开。

 

农安,经过多年变迁,发展到如今在全国享有美誉的美丽城市,经历了如凤凰涅槃般的蜕变,这其中,新型城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为它,让这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城与现代文明交融,让城市与农村实现了“一体式”发展……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农安县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交相辉映、和谐共生、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农安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科学谋划规范引领

 

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农安,一个拥有众多闪闪发光的“金名片”县城,它的成功不禁引起人们的思考:农安县是如何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

 

近年来,农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上下形成了一致共识,全面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和人力财力,建立任务责任体系,全面跟踪推进。

 

1、健全组织,谋划到位。农安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发改、财政、住建、工信等32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城镇化示范基地建设。

 

2、完善政策,形成保障。农安县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全面放开农业户口迁入县城的户籍限制,落户县城的农业人口,原农村财产的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不变。对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房屋、宅基地,优先落实土地增减挂钩等优惠政策,优先提供就业援助,并在养老保险优惠、基本医疗服务、义务教育需求等方面,建立进城农民合理、规范、长效保障机制。

 

3、规划引领,精细建设。在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农安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整合、要素集聚”的方针,成立城乡规划委员会,今年,又专门聘请了政府高级顾问和专家团队,帮助完善《农安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

 

在科学谋划和精细化布局的指引下,农安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南扩、北改、东进、西秀”城市建设进程,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每年以一公里和一万人的速度递增,县城面积和人口达到28平方公里和28万人;合隆镇、伏龙泉镇人口分别达到8万人和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9.6%。公园面积达到169.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4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0%,人均绿地面积31.9平方米。

 

在城市治理方面,农安县投资5.7亿元用于滨水生态治理项目,改写了县城没有活水的千年历史,成为展示农安形象的重要窗口。投资5.6亿元,改造县城街路28条,打造了以农安大路、宝塔大街为标志的一环四纵八横的城市交通路网,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并通过三年复检,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加快镇村规划建设,农安县修建污水处理厂3个、给排水设施662公里、农村休闲广场40万平方米,打造新农村示范村16个、生态村1个、优美乡镇1个,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现场会两次在合隆镇召开。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5400公里,硬化道路通屯率达到85%,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0平方米,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积极探索勇闯新路

 

“原来住平房里做饭是件很麻烦的事,不管什么天气,都要出去抱柴火做饭,喂养鸡鸭鹅狗,很辛苦。”陈家店村村民陆凤华谈及近年村里的变化,难掩激动,“孩子都在外地,以前我和老伴俩人每年靠种地打工维持生活,年收入在1.4万元左右。现在搬进楼房住了,做饭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出去抱柴火,而且土地加入合作社后不用自己伺弄了,可以常年出去打工赚钱,现在年收入超过了4万元。”

 

几年来,农安县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通过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把农民转移到镇区或农民集中区居住,并到开发区或镇区就业,实现就近城镇化。

 

陈家店村就是就近城镇化示范点,也是农安县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中,农安县把着眼点放在农业大县的出路探索上,把突破口锁定在大农区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上,主动先行先试,探索实施了“五种模式”。为全省和国家积累了可复制的经验。

 

1、“政府购买服务棚改”模式。农安县结合房地产市场高库存的现状和群众棚改需求,遵照“政府让利、企业微利、百姓得利”的原则,探索建立了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融资、以回购存量房用于异地回迁安置的模式,取得了“推进棚改、消化存量房、激活房地产市场和稳增长”的多重功效,经验做法被省内外20多个城市学习借鉴。

 

2、“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所谓“产城融合”,是指将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农安县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按照做大城镇必须首先做强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城镇化由工业化拉动、新型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做最大配套的发展定位,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促城兴产业、以城兴产促发展之路。

 

3、土地“增减挂钩”模式。按照国土资源部“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围绕城镇化过程中“地从哪出”的问题,农安县率先行动,在合隆、新农、三岗、青山等乡镇开展了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人口在城乡、产业、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有序转移。新农乡拆迁复垦土地136公顷;合隆镇陈家店村批复挂钩土地80公顷,完成拆迁147公顷,整理出的土地挂牌供出后,获得净收益约4亿元。

 

4、节点镇“特色产业”模式。坚持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从特色产业抓起,依靠产业推动充分就业和人口集聚,实现协调发展。农安镇依托三产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

 

5、“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农安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造土壤和水质,并培育合适的作物品种,建起了家庭农场。目前,投资6000万元的生态农场一期工程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建有10个2500平方米的日光棚,47个1000平方米的地热温室,具有日净水量300吨的大型水净化设备,让有机蔬菜喝上了矿泉水,去年,成功申报为省级棚膜园区项目。

 

三、咬定目标扎实推进

 

“对于新城,我们的基本定位是打造更具现代风貌、现代气息、现代节奏的居住区。建设新城必须高起点、高标准,不能把今天的建设变成明天的包袱,要有长远眼光、未来理念。在新型城镇化方面,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县长孙宁在今年县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如是说。

 

近年来,农安县积极贯彻国家、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人为核心,以人口城镇化为重点,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落户城镇,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制定了新型城镇化布局及目标,并稳步推进。

 

四、全力打造“一主一副三轴四点”总体布局。

 

1、中心城镇建设。以农安镇(涵盖华家镇)为中心建设新型城镇,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依托农安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石油化工、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逐步增强中心城镇的聚集效应。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将达到3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30万人。

 

2、副中心城镇建设。依托毗邻长春主城的区位优势,进一步突出合隆镇(涵盖开安镇)的副中心地位,做大做强机械加工、特色旅游等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到2020年,镇区人口达到15万。

 

3、节点城镇建设。以规模合理、功能完善、宜居宜业为原则,加快推进伏龙泉镇、烧锅镇、哈拉海镇、靠山镇等节点城镇建设,使其成为全县城镇网络体系的重要支撑。

 

4、特色乡镇建设。推进前岗乡、三盛玉镇、小城子乡等特色乡镇建设,使其成为全县城镇化网络体系的重要补充。

 

 

五、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

 

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的原则,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住证制度、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挂钩机制,保障和落实进城农民的各项权益。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城镇化,把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到城镇化建设体系,积极鼓励和引导部分地区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原居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从事二三产业,减轻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六、着力提升城镇发展水平。

 

提升城镇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居民素质,逐步增强城镇形象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全县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推进商业网点、居住空间和交通站点合理布局,推进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改善城镇面貌。促进城乡结合部社区化发展,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城乡结合部地区延伸覆盖,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设。

 

构建城乡统筹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不同运输方式衔接,增强城镇化的支撑能力。

 

——铁路。加快长春-农安客运、货运专线规划步伐,到2020年基本形成快速铁路体系全覆盖。

——机场。加快推进农安县通用机场建设,重点发展人工增雨、农业喷洒等业务,逐步将通用航空机场应用到航空运输、旅游休闲等领域。

 

随着新型城镇一体化的推进,从美丽城市到秀美乡村,农安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子迈得格外齐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越来越多的居民正在享受着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实惠。

 

推荐阅读:探索新型城镇化下旅游产业的开发模式 》》》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
028-85283888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2号力宝大厦北楼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