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城市运营商

当前位置:HOME > 专业服务 > 房地产 > 房地产案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农民聚居模式总结与对比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农民聚居模式总结与对比
发布时间:2017-10-31 10:16:14

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乡统筹的实践探索以来,成都全域逐步推进了“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强力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协调对接、联系。在此过程中,农村产业、发展、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创新之举,十余年的城乡统筹实践经验为近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大范围的迁移已被证实在操作和后续发展上面临大量的问题,因此,以“就地城镇化”为基本思路,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成都主要形成了“入镇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两类新型社区的发展方向。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成都农民聚居模式,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两类新型社区的相同点


两类新型社区的同作为外生型社区,存在四点共有特征,同时也是新型社区规划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心理建设


首先,两类社区中在聚居的过程中,均面临聚居居民的各项生活基本要素的重塑,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作为社区重要基础和载体的社区关系面临改变,另一方面作为新的生活生产方式的也面临改变。而重塑的核心在于因此,如何重塑心理建设,形成无缝的衔接,是对新型社区建设的第一问题。


2、文化记忆


成都原始农村居民点 以“因田而生,依路而建、河渠为脉、造林为屏”形成川西特有的林盘肌理。“古树、古井、古碾、古道”也存在居民生活的记忆之中,若追求过度追求实施效率,往往套用城市规划设计手法,对农村新型社区进行大量人造空间布局,从而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活尺度、氛围、环境、文化,导致村庄像城市,新型社区像城市小区,以至于农民聚居后的生活产生了巨大改变。


3、生产延续


在农业现代化并未得到大规模推广的情况下,传统的务农劳作仍是现在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而传统的村庄作为农业人口的居住场所,与农业生产是密切相关的。散居农户的住房选址,一般也和其对应的耕作区域相关。由于新型社区的建设聚居的途径是通过迁村并点来完成,主要侧重于考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配套,使得新型社区的规模往往偏大,这将必然增大农民的耕作半径,大部分农村新型社区的居民已无法再继续依靠土地谋生,同时,城乡核心资源始终在向城市倾斜集中,城市的吸引力又对丧失了土地经济来源的农民来说更加巨大,这无疑将产生农民聚居以后的经济收入来源产生重大影响。


4、现代配套


聚居的一大初衷是为了让农民更便捷的享受配套服务,而现状新型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室、卫生计生站、便民服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虽然在规划建设中均有配套,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却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究其原由,城市内小区,一般拥有物业公司,业主也定期缴纳物业管理费用,设施的运营成本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而农村新型社区,一是缺乏人员管理和经营配套设施,二是缺乏资金进行保障。因此,配套设施的运营得不到有效的支撑,农民聚居后也并未真正享用公共设施配套资源。


二、不同社区基本特性对比


“入镇型社区”一般指选址于规划城镇建设区内,布局形态与城镇区建设肌理相符合,建筑体量以多层为主、底层为辅,各类配套设施纳入城镇区共享的涉农社区。安置居民多含全镇域或周边乡镇,生产生活方式基本改变。



“乡村型社区”一般指原村、社或紧邻村、镇在乡村地区进行选址建设的新型社区,布局形态重点考虑自然生长和顺势而为,建筑以底层为主,各类配套设施多需自主建设,安置居民仍多以原农业生产为主,局部结合三产,生产生活方式改变较小,邻里之间较为熟悉。


三、不同类型新型社区的技术方法对比


1、核心理念


“入镇型社区”:多为政府主导下的“农转非”社区,核心理念是由政府主导安排,依靠征地等行政行为推动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将农村社区快速发展到城市范围内,解决农民的就地城镇化问题。


“乡村型社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村民享受完善的公服配套资源,同时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民在不远离土地的同时,享受城市生活环境。


2、产业发展


“入镇型社区”由于其快速的城镇化形成一大批“失地农民”,“非农”产业将成为“入镇型社区”居民的首选。其中,劳动密集性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专业技能要求低,可大量吸收富余劳动力,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入镇型社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依赖。其次,社区服务产业由于其投入低,收益快,需求大,也是吸纳“入镇型社区”居民的选择就业的方向。


“乡村型社区”:大部分村民聚居后,促进了土地的集中,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使农业自然地处在了一种极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农民原有生产方式将必然改变,农民将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利用本地的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精深产业、农村旅游产业、手工制造产业都将是农民就业增收有效的突破口。


3、布局形态


入镇型社区延续和呼应城镇肌理。建筑高度多设计为多层并形成错落。布局方式常采用围合型、多组团的城市小区常用布局手法。


乡村型社区在规划设计中,以“小规模、组团式、微型化、生态化”为主要建设方式,建筑高度多设计为低层独栋,民居布局多采用半围合空间与自由形式组合布置,灵活性的布局既能为满足农村生活习惯和日常交往需求,又能与外部自然地物环境充分融合。


4、配套要求


依据《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点镇、一般镇、涉农社区及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的指导意见》,“入镇型社区”按“1+23”配套标准配套。


依据《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点镇、一般镇、涉农社区及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的指导意见》,“乡村型社区”按“1+21”配套标准配套。


5、交通


“入镇型社区”通常将社区交通纳入城区,以增加街道密度,在舒缓镇区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增加通行者的选择,带来更高的可达性。


“乡村型社区”:内部车行道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解决社区内部交通通达性问题,尺度以3.5-5米为宜。部分乡村社区采用人车分离的手法,机动车交通依托村路解决,社区内部均靠步行方式通行。



四、结语


在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封闭式小区成为目前住区规划设计建设的标准模式,并且随处可见的封闭式小区让人们误以为开放式的社区结构模式难以成立,然而本文通过对入城型涉农社区——三角社区的规划与实践,探索调和“封闭”与“开放”关系的方式方法。


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在反思“封闭小区”带来社会问题,寻觅打破“城市隔离”的出口。于此同时,笔者也希望城市决策者和规划设计同行,能在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治理层面多多思考出路。


推荐阅读:新型城镇化之德国“通勤村”模式 》》》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
028-85283888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2号力宝大厦北楼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