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绿色低碳的设计和建设就成为极其重要的话题,用绿色低碳理念来设计建设未来城市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低碳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前景,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开启环保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我国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下矿产资源经过大量开采,已接近枯竭。但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这些物质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变成地上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而存在。这些物质将成为再生资源,而再生资源将成为我们资源需求的主要来源。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飞跃。发展循环经济将迎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低碳经济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绿色环绕之城
“森林环城、林水相依”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实现在整体上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活力的城、林、水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的期望和追求。
城市森林可美化环境,有益市民健康,使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环境更加舒适宜人,是构成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户外休闲娱乐场所。
200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宗旨,目前全国已有41个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我国第三大岛——上海崇明岛东滩地区,正在建设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城,未来的生态城里,废弃物被当作一种资源,城市的大部分废弃物将被回收,而且有机废弃物将被用作生物质能以产生能源。东滩将成为没有任何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零碳城市。东滩三个村落吸引着生活方式多样化的人们,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
三、智慧家居之城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生活的智慧程度在不断提高,智慧城市也应运而生。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化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日益突出的“城市病”问题。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确定为90个。三大电信运营商利用移动技术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与300 多个城市达成“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
智慧在城市扩展,物流、制造、贸易、能源应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交通、健康保障、安居服务、文化服务等,智慧流进了城市每一根血管,智慧融入了城市每一个细胞。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对推进城镇化做了专题部署,要求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城镇化步伐。
在城镇化建设之初融入低碳理念,是从源头管理和控制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以尽早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
推荐阅读:如何科学规划智慧特色小镇? 》》》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