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在《2017 贵州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做主旨发言。主要阐述贵州省在工业低碳转型过程中的一些战略方针,以及目标导向。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这次发言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战略方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格局,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人大通过并颁布了新《环保法》。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亲力亲为,他曾明确指出“长江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2016 年8 月他视察青海省时指示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面对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命题,习主席在联合国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庄重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2030 年达到峰值,得到世界各国的赞许。关于转变生产方式,习总书记告诫我们,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二、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放缓经济增速、调整产业结构,减轻资源环境负载
近几年全国节能环保成效显著,从节能效果看,2015 年单位GDP 能耗下降5.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4%,2016 年降幅为5%和7%,今年上半年持续下降3.9%和3.4%。
年度能耗总量2015 年只增长0.94%,2016 年增长1.4%,均为历史新低。从环保状况看,“十二五”化学耗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际减少12.9%、13%、18%、18.6%,均超额完成约束性指标。2016 年持续下降,其中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下降2.9%、5.6%和4%,PM2.5 浓度下降6%。据悉2011-2016 年,我国单位GDPC02 排放量下降26.2%。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十三五”GDP 增幅控制在6.5%-7%;加快供给制结构性改革,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坚持不懈“三去一降一补”,完成“十三五”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就有了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国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3.3%,而去年同期是下降1.5%,尤其是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0.42%,而去年同期为下降6.9%。节能减排是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有丝毫松懈,防止出现较大反弹。在宏观调控的大局下、必须更加落实企业的微观主体责任。
三、深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提质创优,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绿色低碳贯穿了工业经济全产业链,从上游看,能源、原材料领城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生能耗物耗,伴随着污染源生成,既要节能降耗、循环再生、近零排放、本质安全,同时要提供优质的燃动和原材料。从下游分析,装备制造业、电子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等,除了在制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外,因其产品多是进入社会民生需求的最终商品,更要注重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效和清洁安全,甚至要跟踪到废弃回收可能造成的危害。因此节能环保、优质安全覆盖了产品从研发、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再生的全生命周期,都要做到绿色低碳。
实施绿色制造,要组织行业共性技术攻关,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多年来,如先进燃烧、电机变频、LED 半导体、汽车电控和动力电池等行业共性节能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污水生化处理、废气废渣焚烧等环保治污技术广泛采用。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协力攻关。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专项治理的第三方专业服务。包括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研制及推广应用,绿色改造的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为企业和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四、变革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制造业要提供装备保障和绿色低碳产品
煤炭消费的减量化和洁净化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2%,国际是27%。“十三五”煤炭去产能5 亿吨,减量整合5亿吨;煤炭消费占比要降到58%,控制总用量不超过41 亿吨,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要把绝对量大幅减下来。利用超高压输电,把运煤改为输电。发展煤电一体化、清洁高效燃烧及烟气深度治理、发展煤化工深度转化等做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目前约有近一半的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而电能的终端消费是清洁的,因而要扩大电能的消费范围。
制造业为能源工业提供了装备保障。煤炭、油气开采加工以及电力工业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特种设备已居世界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方面超大功率水轮发电机组、第三代核电装备已居领先水平,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多晶硅、薄膜电池组件都可自给。当然一些重要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还需进口,制造业需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率。至于高能效、无污染的用能设备和新产品、新材料,大到高效燃煤锅炉、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新型建材,小到各类家用电器、智能终端都有优质安全的产品供给,并要不断升级换代、创优品牌,这些都是制造业的光荣使命。
推荐阅读:为什么推动低碳农业发展势在必行? 》》》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