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城市运营商

当前位置:HOME > 专业服务 > 房地产 > 房地产方向 >新型城镇化成不成功就看这6点!
新型城镇化成不成功就看这6点!
发布时间:2017-09-13 13:58:48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的战略规划,各个地方都在积极的探索、发展中,因此各个地方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也各不相同,那么如何判断新型城镇化是否成功呢?新盛唐集团为大家整理了河南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的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打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张牌是河南城镇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围绕百姓得实惠、经济更繁荣、社会更进步,提前规划、分步实施,使新型城镇化的成功探索成为河南发展的特色名片。综合国内外城市化的各种经验教训,河南的城镇化应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六个方面的需求:

 

一、“就得了业”

 

围绕产城融合做文章,依托当地自然及人文资源、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产业,将产业实体作为城镇化的引擎。特大和大型城市要定位于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消费产业错位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同时,规划和引导实体产业向地级和县级城市布局,降低企业用地、人力成本,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缓解远距离流动带来的交通压力和空巢家庭问题。努力通过产业发展,夯实城市的就业功能,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吸纳广大劳动力就近就业的“引力场”。

 

二、“住得起房”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过高的房价会掏空劳动阶层的腰包,提高劳动力成本,湮没城市发展的后劲。让老百姓住得起房,城市就要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在供给方面,加快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程,扩大新建住房的中小型户型占比,使广大中等收入群体“住得起”房。在需求方面,认真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综合运用行政、信贷、税费等手段,及时主动地运用综合调控政策应对房价变动,从严控制炒房热度,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加快形成与人民群众收入增长相匹配的房价。

 

三、“上得了学”

 

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妥善解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在城市规划中,要将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纳入产业规划、市政建设体系中,将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使基础教育跟着劳动力流动方向调整,在基础设施方面保障外来务工经商群体子女入托、入学需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尤其是赋予居住证持有者子女就近入托、入学的权利。通过优秀师资选调扶持、定向交流等途径,推动基础教育资源分布均等化,使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能像城市居民一样轻松入学。

 

四、“坐得了车”

 

出行便利既是现代都市的规划理念,又是大城市绕不开的难题。根据河南的实际,要充分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首先,要加快建设以郑州为核心、连接中原城市群的城际高速铁路网,实现“1+0.5”小时高铁出行网络。二是规划和建设各城区的交通换乘中心,将高铁、公交、地铁和机场交通站点无缝连接,实现零距离换乘。三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积极探索PPP等社会资本参与轨道建设的机制,将发展绿色、快捷式公共交通与城市内涵结合起来,建设便捷型城市。

 

五、“看得了病”

 

看病难、看病贵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民生负担,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体制机制,是在医疗方面为人民谋福利的有益探索。在目标上,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在诊疗顺序上,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在医院管理体制上,探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彻底破除以药养医的传统模式,完善保基本、兜底线和可持续的医保体制及药品供应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制,解决老百姓的病患之忧。

 

 

六、“养得起老”

 

养老是城市的终极性保障性服务,河南应利用城镇化的红利期,为未来的养老需求提前谋划。应加紧完善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所有城乡人口纳入养老保障范围内。及早在地产规划、医疗护理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进行探索,为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做好准备,使未来的城市不仅成为创业、就业和教育的宝地,也能成为养老的福地。

 

推荐阅读:新型城镇化中如何定位农民的地位? 》》》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
028-85283888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2号力宝大厦北楼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