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该所达成了一笔成交量3046吨的广东省级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PHCER)交易,减排量来源于韶关市的林业碳普惠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相隔两月后广东省级林业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达成的第二笔交易。
尽管此次交易的3000余吨减排量和首笔交易量相差甚远,但其现实意义更值得关注,因为该笔减排量不是来源于国营大型林场,而是来源于韶关市的贫困村——翁源县翁城镇沾坑村。由此展开了以低碳发展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沾坑村的运营模式,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什么是碳普惠
低碳权益是环境权益的一种,碳普惠是低碳权益惠及公众的具体表现。碳普惠制是为市民和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而建立的激励机制。
二、碳普惠目的意义
鼓励公众自愿践行低碳,对资源占用少或为低碳社会创建做出贡献的公众和企业予以激励,利用市场配置作用达到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通过消费端带动生产端低碳,通过需求侧促进供给侧技术创新。
三、碳普惠制运作方式
依托碳普惠平台,与公共机构数据对接,量化公众的低碳行为减碳量,给予其相应的碳币。公众用碳币可在碳普惠平台上换取商业优惠、兑换公共服务,也可进行碳抵消或进入碳交易市场抵消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
四、广东翁源县翁城镇沾坑村低碳发展案例
沾坑村是革命老区,位于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东部,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全村人口贫困率高于翁源县平均贫困率,全村贫困户47户130人,耕地面积1053亩,林地面积46383亩。
该村驻村干部徐鑫告诉记者,沾坑村参与林业碳普惠试点的林地共计162.8公顷,其中商品林49.2公顷、生态公益林113.6公顷,试点林地全部归村集体所有,而此次PHCER交易所得收入也将作为村集体收入。“这次林业碳普惠的交易规模虽然不大,但生态效益明显,更为沾坑今后的发展带来了一条新的创收之路”,徐鑫说。
近年来,广东通过搭建林业碳普惠制平台并与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对接,实现了林业碳普惠减排量用于省内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的抵消,就此形成了高耗能、高排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生态功能区的市场化长效补偿机制。
与此同时,广东还在省级碳普惠平台上探索建立非控排企业和个人购买林业碳汇的渠道,鼓励社会公众以认购碳汇或捐资造林的形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山区贫困人群与社会大众的扶贫公益对接。
负责韶关市林业碳普惠试点技术支持工作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副部长杨抒对记者说,发展林业碳普惠是将精准扶贫与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相结合的有力切入点,是建立扶贫与低碳发展联动工作机制的创新型探索,韶关林业碳普惠的经验有力的证明了这点。
可以说,此次沾坑村PHCER的成交,示范性发挥出了碳普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精准扶贫的作用和价值,也为广东欠发达地区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推荐阅读:以绿色为底色,建设生态小镇 》》》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