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西部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西昌学院举行,论坛聚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抉择与精准扶贫。与会专家学者就深化西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及精准扶贫路径选择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着力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学术交流搭建合作平台。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本次会议的核心思想,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此次论坛由重庆工商大学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成都大学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西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民族山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究中心、四川省企业经济促进会PPP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
一、扶贫攻坚主战场,期待专家“破题”
西昌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徐在致辞中介绍,凉山州是国家扶贫重点地区,西昌学院是四川民族地区重要本科院校,近年来培养了大量各专业优秀人才,同时发挥学校人才和科研优势,积极推进产业扶贫,特别是突出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在凉山州脱贫攻坚中的特殊作用,带动彝区加快脱贫。此次论坛将进一步加强西昌学院在相关领域的智力积淀。
凉山州委州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马布都坦言,凉山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政府、市场、社会扶贫力量共同发力,抓重点补短板,取得了明显成效。他希望专家学者能就凉山州精准扶贫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比如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市场化的路径选择等,为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建言献策。
二、建言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精准扶贫
成都市社科联(院)副院长王苹研究员指出民族地区是扶贫攻关的主战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短板。在我国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背景下,研究和探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扶贫的有效机制和路径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谈到彝族聚居区文化扶贫问题,她认为,应依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项目,加强彝族文化资源创意策划和转化,完善各类彝族文化生产服务网络,培育一批彝族文化生产和服务的主体,扩大彝族群众的文化生产和服务收入,为文化扶贫增添市场化力量,促进文化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社科联主席、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教授在主题发言中称,绿色发展是贯彻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的必由之路,也应该是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遵循。他以西昌市琼海的保护和开发为例,认为应该以设立“海长”、征收生态资源补偿费、设立生态资源保护基金、建立生态资源保护半径等方式兼顾生态和发展的平衡,让绿色资源成为真正的富民资源。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认为,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入推进,四川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在下一步工作中,应重视解决扶贫主体意识缺位、机会缺位和技能缺乏等问题,强化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和贫困户双向互动,注重各方扶贫力量多位联动。
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在发言中认为,扶贫工作开展多年,当前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必须聚焦精准扶贫。针对西部地区扶贫现状,他建议,一是在坚持产业扶贫大方向下加强技术投入,吸引本地人才回流;二是鼓励地方银行为精准扶贫创新金融产品;三是适度提高间接投入占比,在精准帮扶的同时兼顾整个村子的综合发展。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曾庆均教授通过对甘肃省慈王村和湖南省双阜村的对比研究发现,良好的基层领导、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资金来源,是精准扶贫必要条件;从“输血式”扶贫模式到“造血式”扶贫模式的转变,是精准扶贫关键因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必经之路。
西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董洪清教授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凉山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极具传承和创新价值,但一些民风民俗逐渐演变成陈规陋俗也不可忽视。他认为,应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完善政策措施和村规民约,以传承好的民风民俗和治理陈规陋俗为抓手实现省委提出的“四个好” 建设目标。
成都市社科联(院)党组成员、副主席、副院长阎星研究员,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前党委书记、院长曾令秋教授,重庆工商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任毅副教授、四川省经济促进会PPP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胡鹏工程师、重庆工商大学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黄潇副教授、成都大学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学权教授、凉山州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荣敬龙等专家学者也分别作了主旨发言或自由交流。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